解除饥荒的“鹤上方案”

文字:周锦云
主播:石周
ISRC:CN-R20-22-00011
  
内容简介
在鹤上镇青桥村172号,有一座占地面积650平方米的古民居,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。这处建筑瓦黛砖青,古韵悠悠,房前屋后干净整洁,附近成排的龙眼树枝繁叶茂、绿意涌动,树的周边是青砖砌就的花圃,显得清新典雅。它就是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、被誉为“中国甘薯之父”的陈振龙的故居。
1543年,陈振龙出生在这里,后寄居福州台江达道铺。他自幼聪明伶俐、饱读经书,年二十即中秀才,后乡试不第。由于当时台江达道铺商店鳞次栉比,商贾云集,陈振龙耳濡目染,便弃儒从商,漂洋过海到吕宋(也就是今天的菲律宾)经商,常往返于吕宋与福州之间。
故乡连绵起伏的山丘让他思念殷殷,故乡贫瘠的田地让他心有戚戚,在吕宋,心心念念着故乡的陈振龙见当地种植一种叫“朱薯”的块根作物,耐旱易活,产量又高,且生熟皆可食,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、旱涝无常,常闹饥荒。他想要是能把薯种引种回乡,乡亲们就不用再忍饥挨饿,那该多好。于是他用心学习种植法,并开始筹划引种事宜。
但是当时统治吕宋的西班牙殖民者对番薯种苗严禁出口,关卡检查甚严。陈振龙不顾当地政府禁止携带朱薯出境的命令,冒着被杀的危险,花巨资暗地购买薯藤,想方设法带回家乡。第一次装在箱篓之中,被查禁。第二次装在抬货物的竹杠内,又无法带出。后来他把高价密购的薯藤装在竹筒中,用绳系于船舷浮在水中,避过道道关卡,经过七昼夜的航行,于万历二十一年农历五月下旬抵达福州。
当年夏季,福建大旱,五谷歉收,陈振龙安排其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,陈经纶汇报其父从吕宋带回薯藤的经过,并介绍了番薯易栽种,不怕水旱,功同五谷的优点,建议试种以解粮荒。金学曾阅后,即批示:速觅地种植。陈振龙父子即依照所学种植之法,在达道铺纱帽池舍旁空地试种。四个月后,试种成功,金学曾闻讯大喜,遂通令各地如法栽种,大获丰收,闽中饥荒得以缓解。从此以后,番薯成了福建百姓救荒的主粮。百姓感念金学曾之功,将朱薯改名金薯,因该薯系由“外番”引进,故又称番薯,后又有红薯、甘薯等名。
陈振龙致力于将番薯引种、改良、推广,他的子孙后代又把这件利国利民的事当做家族事业来继承,七代人为此花费了无数心血和钱财。《长乐县志》记载:“其子若孙,克承世业,广济民生。”
清道光十四年,福州百姓为了纪念陈振龙和金学曾大力推广种植番薯的功绩,在乌石山建“先薯亭”。1998年,长乐人民为纪念陈振龙,在他家乡青桥村建了陈振龙纪念亭,2008年又建了陈振龙纪念堂,近年来,又对陈振龙故居残损部分进行修缮,并重新布置。
“不爱灵药共仙丹,惟爱红薯度荒年。何人远来传此种,陈公父子取洋番”。五百多年后的今天,当时为纪念陈氏一家的功德,民间曾广泛传唱的这首歌谣犹在耳畔。